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读书笔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时间:2025-04-05 08:22:59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汇编15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汇编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

近期读了《傅雷家书》,着实让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学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很快,学术成就卓着,目前小学生的父母基本上已经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在教育子女学习成长方面比他们的父辈们更具有优势,教育进入一个暂新的阶段。很多父母虽然具有文化知识,但是严重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致使家庭教育有失偏颇,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因此,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训应该专门地进行课程设置,起始时间也应该提前到婚前或孕前,让爸爸、妈妈们能够顺利上岗。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

放下卷轴,我靠在床上,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看着拥挤的宿舍,看着窗外难得一见的蓝天,欣赏着蓝天和絮状的白云,眼睛不由得瞄向床边的《傅雷家书》。也许在离别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从来没有宠坏过我的孩子;也许在离别的那一刻,我发现了自己对孩子的尴尬;也许在离别的那一刻,我才发现,我是如此深爱着孩子。但现在理解还不晚。这让我想起了父母的严厉和严厉,让我像笼中鸟一样向往自由。其实是他们对我默默的爱。我妈会在我耳边喋喋不休,不厌其烦的表达他的担心,她的关心,她的爱,哪种爱在我心里有感觉,总是萦绕在我耳边。而父爱则深沉、沉重、内敛,可能很难感受到,因为我们习惯了听挂在嘴边的爱,而忽略了真正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爱。父母的爱是绵绵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灵,哺育着我的不断成长;父母的爱是保护我免受烈日暴晒的阴凉;父母的爱是金色的秋风,激励我走向人生的收获;父母的爱是一团温暖的火,帮助我驱走冬天的寒冷,迎来人生灿烂的春天!他们无私的爱就像太阳照耀着大地,在我的天空升起,温暖着我的心。看着母亲的脸被岁月剥夺了青春的活力,留下一条又一条的皱纹,黑头发里露出几根银发,突然发现母亲变了很多。我记得那个下雪的日子,爸爸背着我去上学,漫天飞舞的雪花好漂亮,落在爸爸的肩膀和头发上,我仿佛看到爸爸长得白发苍苍,弯腰驼背,一瘸一拐。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雪花折断树枝的声音和父亲不时粗粗喘息的声音。我能感觉到他认真对待每一小步,就好像我是他唯一的依靠。是的,今天的某个时刻,我突然发现父亲的额头深深的皱了起来,瘦削的脸颊和高高的颧骨,那是岁月的痕迹,充满了无尽的关心和付出……我会把爱的点滴整理出来,串在一起,放在心里,永远记住,用生命去珍惜和呵护。我的思绪很长,随着流水,带着一缕缕亲情,通向父母的心。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古以来家书就是传达亲人间的情感的工具,我有幸读了我国早期教育家傅雷先生写给在波兰六月的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颇有感触。

一九五四年,傅聪赴波兰学习钢琴,出国后他与父亲傅雷就有过许多通信。一个文学艺术翻译家竟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造诣,还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凭这些,傅雷万里之外殷切地注视着傅聪,设身处地预想着聪在要走去的道路上会遇到的各种可能的情景,设计着如何对待。

儿子出国后不久,傅雷陷入了沉思,便回忆起小时侯对傅聪十分严格的施教有些太狠了,信中傅雷向儿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看了这三封信想必儿子更激起了对过去的恶魔如今的天使的他的复杂的感情,有恨却早已被爱所掩盖。从此就一定会刻苦学琴,别辜负了父母的爱和自己的梦。

到波兰后,儿子勤奋练琴,水平有大幅地提高。各地的乐团和交响乐队纷纷邀请他参加音乐会。儿子的演奏,老爸聆听得透彻又全面,全面又真实。每次听完儿子的演奏,千言万语就全涌到了笔上。

艺术外,傅雷信中还谈及文学、礼仪、人生观等各方面。他也写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谈文学,能看穿诗韵和琴的联系;说礼仪,能教好基本的规矩;论道理,能说出起伏的实质,讲什么傅雷都最透最明。虽是远得很,教育始终不改变。傅雷不愧是当棒了老爸的!

现实中,有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

《傅雷家书》,谁都说它是关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虚传。傅雷,傅聪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傅雷家书》用词十分朴素,平平的语言何以使人读出这么多东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时时感受着父辈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对傅雷的家书自然有同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4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它并不是为了出版而创作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用不经意的笔墨,贯穿了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并且记录了儿子傅聪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过程。

在这一篇篇的家书中,我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傅雷夫妇作为父母对儿子的关爱与担心。在傅聪出国留学波兰的第一天,傅雷是这样写的: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的不像样了,干的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

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在母亲朱梅馥的身上体现了,它也在天下每一位母亲的身上体现着。有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家长会担心我们自己出去,甚至还会不耐烦,跟他们吵。但其实我们并没有了解到他们的苦心,没有了解到他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牵挂。

我从这些家书中感受到的不只是语重心长的教诲,而只是父母的关切和叮咛。那一封封的家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 ……此处隐藏8202个字……总是充满泪珠的。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傅雷与妻子对儿子的不舍与思念。可人总是要分别的,千丝万缕的思念只能写成书信一封又一封地来回穿梭。

我记忆深刻的有几封家书是傅雷教儿子怎样快速地学好俄文。傅雷说:“勿野心太大”,“外文总是到国外去念是最快的”。傅雷给儿子一些学外语的经验,并袒露自己小时候不用功的糗事。他说自己“念得很不用功,成绩很糟”。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儿子不要像他一样,鼓励他不要为俄文成绩太低而烦恼。其实更令我感触的是傅雷可以将自己儿时的不用功毫无保留地告诉儿子。在现代大多数家庭教育孩子时,总是让孩子以自己为榜样,把自己说得很伟大,其实是无中生有。可慢慢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无中生有”的毛病全暴露出来,孩子渐渐对父母抵触,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所以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具很大影响力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书香弟子世世代代都是书香弟子,当然也存在着极端例子。

傅雷对儿子的错误行为一定会指出来,哪怕是一个错别字的纠正。傅雷对于儿子的失败没有批评打骂,他一直以良好的心态和耐心教育孩子。傅雷在傅聪第一次失恋后的信中说:“很高兴你又过了人生的一关,古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历过这一回的痛苦经验,相信可以使你灵智的成长又近了一步,使你对艺术的领会又深了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试问如今哪位家长会对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如此上心,连失恋这种小事也说得如此透彻。我佩服傅雷这种对孩子的关心与爱。对于孩子的每一件事都很上心,,就连搬钢琴绝不能自已动手,搬钢琴的绳子留着下次再用这种小事都是叮嘱一遍又一遍。其实大多数家长都能给孩子物质上无微不至的关爱,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傅雷对待儿子如老朋友一般,在困难时给孩子打气、谈心。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抵触父母的,但长时间地被无视自己的感受,慢慢的,你我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淡,距离越来越远,最后只剩下一张没有感情的户口本勉强维持着你们的亲子关系。

我时常被书中几句亲切的话所感动,傅雷对孩子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和热爱呢?”“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你要是喜欢我帮你一些忙,这是对我莫大的安慰”。我鲜少从我父母的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甚至没有,多的总是训斥。但我也知道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爱着我。可与傅雷的那种淳朴而厚重的父爱相比,他们那种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爱,又似乎略显单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一封家书都给了孩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傅雷给儿子的信中表现出真真切切的爱,一字一句都为他的未来做好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傅雷对儿子的信中,时而是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长辈,教导孩子,引导孩子;时而是知心好友,推心置腹,无话不说,没有秘密。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有基本原则: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艺术家。他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很有一套的。他在家书中的爱超脱尘世,影响了傅聪的一生,更是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这本书,领略家书的厚重与温暖,品悟大师的思想与境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4

在父母身边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年幼时他将我们藏在羽翼下,小心翼翼的将一切风雨绝隔,呵护着我们的天真。渐长时他们一定是苦恼的,这世上千奇百怪,挡在我们身前怕碍了我们长大,跟在我们身后怕来不及阻拦我们受的伤害。期待我们永不知这世界还有灰暗,却又怕我们懵懂不知世事。世间每一对父母都是如此矛盾的,在远与近中取舍徘徊,寻找一个合适的尺度,而傅雷几乎将这一点做到了完美。严师,慈父,益友,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能做到的他们几乎做到了极致。许多人说这是中国父母必看的书,看过之后我却更希望每一位子女细细品读。读懂父母的爱,是我们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不要让他们等的太久。

我几乎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喜悦进入大学的,抛在身后的是十年寒窗,繁重学业,还有日日夜夜相伴几乎到腻烦的父母。在我自以为是的长大中他们是我迫不及待甩掉的壳,是我自以为了解的世界中需要摒的旧时代,我甚至拿到了《傅雷家书》准备指导一下他们的教育方法,却在读过之后深深懊悔那一段的时光。

初读《傅雷家书》我几乎要再三确认作者,“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这段话看得我鼻子一酸,如此细腻的情感让我难以想象是出自那个严谨近于残酷,倔强甚至有些暴躁的学者。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

暑假中,我读了《傅雷家书》,很为书中父母亲为孩子不辞劳苦的操劳感动,特别是读到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一次次地与儿子谈心,一次次表明收到儿子信的高兴时。我也是一个母亲,我对自己的女儿却只有训斥,只有打骂,有时还是恶毒的咒骂,甚至是不闻不问。现在我很难想象女儿被我非人的折磨后的心情,我真不应该这样对我的孩子。

最近几天,我又一次读这本书,读到儿子给父亲的信,收获又多了一层:孩子也同样把父母亲当做了朋友。他们的信中交流的最多的还是艺术,同时又让我感到自己对艺术的一窍不通,心中向往着音乐的殿堂。

由于我这一次只读了34页,感受也只写到这儿吧。建议做父母的朋友,静下心来读读 ,你一定也会有收获。毕竟开卷有益吗!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