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发言稿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

时间:2025-02-12 18:14:00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发言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有这样的机会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

我为自己是一名护士而骄傲——我们是普通的女性,可又因这个职业而不普通,我们被人们尊称为“白衣天使”,天使是传说中神仙的使者,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天使是我们圣洁的称谓,是人们对我们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一袭飘然白衣,是一颗纯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帽,是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我更为自己是妇保院的护士而感到自豪——在这里,姐妹们技压群芳的工作水平、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都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我经过不同程度的技术洗礼而荣幸的走进妇保院后,逐渐懂得了“护士”的真正内涵,明白了该如何做一名优秀护士——从心做起,用心相待,细微服务。

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每班,我们都要面对不计其数的就诊,上药、打针、输液忙得不可开交。但我心中一直有一种理念,患者选择我们妇保院就医,是对我们妇保院的最大信任,我们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要如履薄冰地尽好自己的职责,决不能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在工作服务中,我们应始终把病患者放在第一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全力营造快乐的服务氛围,释放他们心中压抑紧张的情绪,让他们有个开阔的好心情放心就诊。

作为一名护士,姐妹们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着人生百味,默默地奉献自己的爱心。曾几何时,我们放弃了万家团聚的日子奋战在护理一线;曾几何时,我们将亲人期待的眼光和焦怨的声音悄悄放在心中,去守侯着院里每一个病患者;曾几何时,我们已全无了生物钟的作息规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观察病人,在无数个漫长的夜晚用自己那双像是灌铅的腿踱着病房。打针、发药、输液,我们在辛苦中呵护着病人的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们在苦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轮回。虽然辛苦,虽然劳累,但是充实,快乐!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我们如此痛并快乐着?是夜深人静巡视病房时那一张张安然入睡的脸,是在我们精心护理下得到康复的病患热泪盈眶的道别,更是交接班时病患的一声“您,辛苦了!”疲劳顿时化为力量,每当此时我的内心便

会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自豪与满足让我挺直人生的脊梁!

漫漫人生路,悠悠天使情!无论是在非典肆虐人心惶惶的春天里,还是在汶川大地震满目苍夷的废墟中,都少不了我们的身影,我们用爱心、细心、诚心筑起了爱的港湾,驱逐了无数的死神!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想到这些我们无愧于心!

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有背影!

既然选择了这身洁白,就要守住使命的蓝天!

既然是沉默的羔羊,就不去唱夜莺的笙歌!

若有人问我:“世界上谁最美”?我会自信地回答:“是护士”。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打针、发药、铺床、输液,我们在辛苦中呵护着生命;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们在劳累中把握着生命的轮回。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很鲜明的指出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我们塑造新形象的护士,让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体、更系统化的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是生命的捍卫者,是健康的守护神。我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爱心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为他们支撑起无力的生命。他们就是我的最亲的亲人,是我可爱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属于护士的生活中,青涩的笔写不出华丽的词藻,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我牢记着自己的使命。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2

尊敬的领导,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了春天,就会有花开”。

20xx年12月1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结束了五年的医学院校学习生涯,来到了医院。在这里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我被分配到了ICU。在我们自己的监护中心,面对自己的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那一句句质朴的言语,使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也更加领悟到这身洁白的神圣,ICU的老师们,从最基础的护理记录手把手的教起,每周一次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让我们象上紧了的发条一样,丝毫不敢怠慢,生怕一不小心,就被甩在身后。新技术,我们争相学习难做的操作,我们一遍遍练习 就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我的工作能力有了全面的提高。

五年的大学理论学习,并没有让我进入临床之后“如鱼得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脑出血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喷射性呕吐,我一时束手无措,喊来了带教老师,只见她有条不紊的把病人头偏向一侧,立即清理呼吸道,及时通知了医生。下班之后,翻开课本,上面写着:防止误吸导致窒息,及时清理呼吸道,这十五个字,字字珠玑。再一次印证了“陆老先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

ICU是一个医院抢救,护理水平的象征,它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高度负责的态度,过硬的技术。在这里,我建立起自己的工作态度,也学到了原来在学校,实习医院没有的一些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我感谢ICU的老师们,是她们给了我最耐心的带教,最宽容的体谅,最严格的要求,是她们扶持我一路走来,帮助我完成了从一名医学生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六个月之后我转科来到了小儿科。小儿科是个忙碌的科室。当时患儿达到60之多。面对一个个可爱而又被病痛折磨的面孔,我每次在操作时都告诉自己,轻点轻点再轻点,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少一些疼痛的记忆。几个月之后,失去了当初的新鲜感,整天与药品打交道,有了一些倦怠。直到有一天,一名实习同学问我药品的药理作用,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是一名老师了,整理了一下小儿科的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发现当时上课时很多东西没有理解透彻。小儿科的护士长也经常把我拉到一边,指出我工作中的不足,将人生的经验与我共享,帮助我走出情绪的低落期,重新拾回信心。

神经内科是我现在的“娘家”,特色专科护理的特点,让我的职业生涯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团结,紧张,和谐,有条不紊的工作氛围,老师们每天与我交流她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完善我自己的工作旅程。护士长经常教育我们,工作中从细微处做起,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亲人。给病人送上最会心的微笑,最贴心的服务,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

……此处隐藏9455个字……p>

时间就是生命,病人的需要就是命令。由于烧伤病人常常是急诊入院,所以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工作。科里只要急诊收入危重病人,或者成批的烧伤患者,不管是中午还是深夜,是寒冬还是酷暑,一个电话打来,大家总是第一时间赶回病房进行抢救工作。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问起姐妹们最怕什么,她们说:“最怕护士长打来电话!”护士长从不轻易给我们打电话,就连放长假想问候一声,都不忍心。因为,大家听到电话铃响,往往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是哪里出现突发事件,又来成批病人需要抢救,要不要马上赶去医院?我们的每一根神经都会随着电话铃声紧张起来。一旦真的有情况,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也不管是什么节假日,只要护士长电话打过来,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

斗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护士的工作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十个年头。十年,几千个日日夜夜,可在这寂静的夜晚我细细搜寻,却找不到走过的痕迹。是啊!护士这份工作太普通了,普通的许多人都忘记了这个职业,护士工作太琐碎了,琐碎的好象自己什么也没做。护士工作太辛苦了,辛苦的许多人都不愿从事这个职业。可是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份关爱,一份汗水,一份真情,换来的却是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健康。

姐妹们,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职业,是它让我们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们理解了活着就是一种美丽!我们要感谢我们的职业,是它让我们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们更加美丽。让我们在护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新的风貌,创造新的业绩,让青春在白衣下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作为一名护士,我深信,丰碑无语,行胜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患者的心中就有多重!我们是生命的捍卫者,我们是健康的守护神。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和爱心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为他们支撑起无力的生命。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13

那是两年前一个初冬的深夜,当我甜甜的酣睡在暖和的家中,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有急诊手术,速来参加抢救!”我不得不将舒适、暖和抛在身后,顶着刺骨的寒风向医院奔去。漆黑的深夜,冷清的马路,呼啸的北风,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沉重,表情都有些麻木了。可当我疾步走上手术台,面对那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双祈盼生命的眼睛,顿时,同情之心、爱怜之情却又油然而生。无影灯下,我们和死神作斗争,我们同时间争分秒。当东方露出一抹曙光时,兰色口罩上露出的一双双眼睛才逐渐伸展而露出笑易,手术成功了,病人脱险了,当我们把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焦虑等候的家人流下了热泪。一刹那间,一股从未有过的体验蓦然涌上了心头:原来我岗位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维系着健康、快乐,它甚至维系着一个人的生命。天天手术室门口迎来一个又一个带着焦虑带着痛苦的病人,当看着家属们恋恋不舍的与病者分开,眼睛装满了期盼装满了担心,我们的心早就跟自己说,把患者当成我们的亲人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曾几何时,当我们把病人推出手术室告诉家人,“手术做完了,很顺利,我们现在送回病房。”一句简单而又平凡的话语立即使着急等候的'家人紧琐的眉头慢慢伸展,家属和患者一个感谢的眼神,一句由衷的谢谢,我们的内心就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与满足。当我们在内心布满等待和激动中迎来一声单纯无邪的哭声一个崭新的生命诞生之时,我们感到欣慰;当街头巷尾在似曾相识的笑脸中追忆曾经躺在手术床痛苦的面孔,我们感到满心的幸福和骄傲。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员在舞台的灯光下表演,希望获得的是观众的掌声;白衣天使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做手术,最希望赢得的是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以及家属放心舒心的笑脸,不求感谢不求回报,只求一份理解,一份真诚!

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它让我理解活着就是一种漂亮!我要感谢我的职业,是它让我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明白了平凡就是幸福,奉献让我更漂亮!

让我们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向着生活,向着工作,向着迎面走来的亲爱的父老乡亲,微笑。带给他们希望,带给他们光明与健康。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14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时间的脚步把我们带进了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医疗机构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这新的时期如何顺应新的发展,为医院作出新的贡献呢?这成为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深深思考的问题。我,一个在平凡护理岗位工作了9年的护士,我想我能奉献的就是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优质服务的核心便是“爱”。的确,我们不难想象,一位身患疾并精神失落的病人,他是多么渴望能得到别人,尤其是医务人员重视和关爱啊!这种重视和关爱,无疑是一味难得的良药,能帮助病人从精神的痛苦中解脱出来,用信心和毅力去战胜病魔。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曾断言:“医务工作者有两件东西能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语言。”语言,充满爱心的语言,它虽然不是药物,但事实上却起到了一般药物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面对病人,一声体贴的问候,宛如一股暖流沁人心脾,刹那间让病人体味到医患之间的平等和亲切,并从中得到心灵的安慰和莫大的鼓励。这方面,我有许多真切的感受。

记得我在内科工作时,有一次科室收了一位70多岁的重病号,可她自己却对疾病失去了信心,坚持不肯进病房。她担心我们医院和她以前住过的某乡镇医院一样,服务态度不好,于是就和送她来的亲人吵了起来。目睹这一切,我微笑着走了过去,甜甜地说:“婆婆,我是您的主管护士,您有什么要求和意见告诉我,好吗?”听到我说话,病人停止了喊叫,扭过头来,用疑惑的眼神上下打量着我。凭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清楚地知道,这是与病人沟通思想的时机,于是我用柔和的语言和病人“套起近乎”来。不出几分钟,病人稍稍安静下来,并勉强答应了住院。住院期间,我每天都会去病房看看她,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为她做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并用温和的语言去鼓励安慰她。由于老婆婆与医护人员配合得好,病情虽然反复过两次,但不出半月,也就基本痊愈了。出院时,婆婆拉着我的手,眼角闪烁着感激的泪花,“谢谢你,好心的姑娘,谢谢!”我欣慰地笑了,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护理的病人康复更让人高兴呢?

我们就这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痊愈的病人,又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朝气的黎明。因为有爱,我们昼夜守护在病床边,无怨无悔;因为有爱,我们勤练操作技术,为的是更大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因为有爱,我们努力学习新的知识,用温暖的语言为病人作出更有效的健康指导……我们多想对病人说:爱与你我同在,让病魔走开!

天使的爱是“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手里那盏穿越百年不灭的明灯,它照亮了病人,也温暖了我们自己。而这爱有深刻的相互作用,仔细看看病人的眼睛吧,那里常常流露出对护士的爱,也反照出护士的灵魂,这种情感没有任何污染,格外纯洁可爱。

从20xx年至今,100多年来,我们的护理事业走出了一条艰难曲折的路。到今天,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探索护理的新技术、新业务,才能适应变革,与时俱进。我们用自己的爱心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创建和谐医患关系而努力奋斗!

《5.12护士节院长发言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