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4-05-30 12:40:35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合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合15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正逢秋假,学生们都开开心心地放假了,而我们老师也正好趁这工夫进行学习与提高能力。对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观看法国教育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片子是原声带,没有中文配音。虽说有中文字幕,但观看效果不好。一开始,会场里有些吵乱,但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深入,大家逐渐地安静了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影片当中。大家都被那位可爱的、幽默的、充满智慧和充满爱心的老师给迷住了。影片放了一个多小时,虽说我的脖子酸酸的,眼睛涩涩的,但心情是很愉快的。

该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一所专门收留问题男孩的学校里。这里的孩子不仅调皮,而且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自卑,自暴自弃,没有目标。在学校里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闯祸,打架、吸烟、酗酒、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等。他们每天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有些孩子在星期六可以和父母短时接见一下,而有些孩子的父母却一直没有来与他们见面。这些孩子对亲情严重缺失。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缺少亲人的爱。因此他们对大人有着敌对的情结,他们对老师有着从心底里的抵抗。这些都与他们的经历有关,我觉得对他们的那些表现深表理解和同情。其实他们的内心很空虚,整天提心吊胆,但他们的心底里是很脆弱的,他们渴望着别人的关怀和爱。从一方面来说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被关在辅育院里,接受来自校长的极端教育。因此他们反抗着,不断地制造麻烦,甚至把打铃的老人家给弄伤住院了,也不感到伤心和内疚,但他们的反抗是无力的,他们总是逃脱不掉那位自私残暴的校长的“行动——反应”的教育模式,关禁闭,被体罚是常事,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碰到了一位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老师——马修先生。马修老师的到来,使这些孩子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被这位可爱的学监深深感动了。马修先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监,但因为他的爱心和责任心,使得这所“池塘之底”的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这里原本多么冷酷的老师,还是这里原本多么有问题的学生,他们都被马修老师感动了。

看了这部影片,我认为有这么多的人被感动,有这么多的人被改变,主要是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马修老师对任何人都充满信心。马修老师面对这样的学校和这样的学生,他没有失望和绝望,而是想尽办法去寻找沟通的办法和途径。终于他找到了——那就是音乐!他认为音乐是一种通用的语言,能从心灵深处去感化,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他的这种执着的精神对我是一种警醒,是啊,只要对学生有信心,总会找到一种适合的教育方式的。

其次,是马修老师的爱心。在他的班级里,他无论是对调皮,甚至说有暴力倾向的蒙丹;还是对有音乐天赋的乐格克;还是对默默无闻总是闯祸的莫杭治,他都一视同仁。且听他在对被莫杭治弄伤眼睛住院时他对老桑说“他是个害羞的孩子,和我一样” 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当他得知一位学生总是在幻想这个周末家长会来看望他,而实际上永远不可能的事之后,他的心情很低落,就想尽办法给那孩子新的希望,影片的最后是马修带着这孩子离开了这所学校,而那天刚好是星期六,这个结尾寓意深远,我理解为马修老师就像是孩子们的父亲一样爱护着他们,用他的爱来陪伴学生们的成长。

第三,是马修老师的智慧。当影片放到马修老师把一个个学生叫来试音时,他按音色的不同把学生分成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时,忽然有一个小男孩真的是五音不全。一般我们会把他晾在一边让他看其他学生唱,这样会很无趣,学生会有自卑感。但马修老师却做了一件没人想得到的事,他竟让这位学生当了琴谱架。我们当时就笑了,但笑过之后是反思,如果是我们,我们会这样做吗?

马修老师用他的智慧,让每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都有事可做,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因此他们会挺直腰杆做人。是啊,老师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人的一生如果能碰到一位像马修先生一样的老师,那真是一种幸福。我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都能碰到一位好老师。我想我们的家长肯定也有与我们相同的想法,马修老师的爱心和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努力的!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如果有机会,我会向周边的老师们毫不犹豫的说说,看看《放牛班的春天》吧!

《放牛班的春天》是关于教育的影片,有一个管理制度非常苛刻的学校,一个铁血无情的校长,一位出色的老师。他用诗歌、音乐和自身行动去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解放学生们的思想,重塑孩子们的灵魂。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非常的和蔼可亲,教学方式都是去引导和启蒙学生。而影片中随处可以看到以校方为代表的制度和学生内心本质的冲突。马修发现孩子们对唱歌的喜爱而组建了合唱团是这部影片的转折点。正是因为有了对思想的批判和对灵魂的发现,真正的教育才能起航。

用音乐来拯救孩子,也是对自己的音乐梦想的满足,老师用这种方式将池塘底的孩子们拉出黑暗,这是一部立意高尚,感人至深。我们的世界里需要这样的教师——对弱者帮助其在精神上自立,以帮助他们创造美好的人生。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庄子说过,千里马因为伯乐的存在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囚困折磨之中;然而面对那些孩子,我更愿意相信我不喜欢的韩愈说过的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修的好,不是因为他职业的“平凡”,也不是因为他出自天然的“善心”,而是因为他是真正能够听见并且尊重千里马的心声的“伯乐”。有一种“无为”,正是因为“懂得”,否则,我们不会看到莫安琦的眼睛在演唱会上闪烁的熠熠光辉。

那个老师马修曾说,永远不要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他等来了创作音乐的动力,莫航治等来了人生的转折,小个子佩皮诺等来了自己的星期六,那些长期得不到关爱、习惯了被一视同仁粗暴对待的孩子们,等来了他们的春天。这部电影不但带来贯穿始终动人的歌声,师生情深的故事,还带来对于执着等待着的人们的感动。

莫杭治话不多,但不是个省心的孩子。倔强却安静地和这个学校里的制度抗争着。如果不是马修,可能他就不过碌碌一生。马修给他启蒙教育,让他在合唱团中领唱,发掘他的潜力,并试图把他送到正规的音乐学院。他因为受到处罚,在伯爵夫人来听演唱时被安排在旁边看着,轮到他独唱的时候,马修结束了对他的惩罚,面对他,给他一个开始的手势。最难忘他从满脸哀怨的神情,到惊讶,到站好认真张嘴发出第一个音节的那几秒钟镜头,正如马修说得:那是他第一次,懂得去感激。五十年后的莫杭治,事业有成,他已经忘了那个启蒙老师的名字了,但是有些东西,注定他永远忘不了。

佩皮诺是个孤儿,父母都在战争中死了,但他总认 ……此处隐藏17738个字……

这一天,来了一位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中年秃头男士克莱蒙·马修,他的任务是接替一位被顽童们折磨得遍身伤痕的学监。克莱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只能成为了一个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池塘之底",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无望的未来,暴戾,不信任弥漫在四周。 到任后克莱蒙·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蒙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克莱蒙偶然发现班上顽劣的孩子编着小曲骂人时,他脑瓜灵光一现,组织了放牛班合唱团,目的是重塑这一群放浪孩子们的心灵。克莱蒙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耶尔·莫昂奇,皮耶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蒙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克莱蒙·马修的宽容、善意和爱的教育方式仿佛是一根芒刺,让校长无法忍受,因为从克莱蒙·马修这面镜子校长反照出自己的丑陋和失败。

不久,其它几位老师与学生联合上诉,赶走了坏校长。 倒叙的手法也告诉人们,那位平凡的老师其实已经获得了幸福的回报:他的弟子如愿成为著名的音乐家,也间接实现了老师平生的梦想。他平淡度过余生,可是,留下了一个健全人格的生命光辉。 电影评论: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简单质朴的影片。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就连其中的男主角也是一个失业的音乐教师,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但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的所作所为,用他自己独有的方式,以他的善良、仁慈、宽容救赎了放牛班那些已被遗弃的孩子的心灵。让这一帮不被老师认同、喜爱调皮捣蛋,甚至过分恶作剧的学生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并且找到了自己的而准确定位,成为有用的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朽木不可雕也。在这部电影中,那些被认为是朽木的孩子们,就在一座被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以“犯错-惩罚”的方式折磨着他们幼小的心灵。正是由于这样的缺乏人性关怀的教育体制下,才使这些孩子们更加叛逆、调皮、孤僻,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行为实在让人觉得这帮孩子的确不是省油的灯。

而对于这些调皮的学生,马修老师并没有按照校长的方式去管教这些孩子们。在影片的一开始,当马修老师来到这所学校,当从其它老师那了解到,他所教的学生是那么的麻烦、捣蛋。但马修老师没有以与他们相同的想法来看待他的学生。 就像当马修老师知道了是勒盖莱克在马克森斯的门上做手脚,导致马克森斯受伤之后,并没有带他去见校长并关禁闭,而是让他去照顾马克森斯先生知道他康复为止。这一点便能很清晰的证明马修老师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

推荐在校长布置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真的不以为然,在我潜意识里,这一定是一部“老八股”电影。我甚至在想,到网上看一些这部电影的影评,凭我的水平写一个观后感,相信不会太离谱。

因此,在校长布置了四天后,我依然没有看那部《放牛班的春天》。在办公室里,我甚至调侃道:你今天放牛了吗?

一直到星期三的上午。

说实话,那天的课我上得很郁闷,一是因为自己的U盘丢了,二是上课的时候学友在讲题目,唐亚庆居然和李晓文传乒乓球拍,我让他下课和李晓文去我办公室,他居然在课堂跟我理论起来。我没有过多的计较他,掐断了他的话。课后在我办公室,我要唐亚庆给我个交代(实际我想让他自己有所认识)。冷静思考,唐亚庆是个有故事的孩子,我想请出校长帮帮我,于是我找借口说要找校长评评理,我也想以此治治他。校长很爽快地答应了,而在办公室答应得好好的唐亚庆却想反悔,我拒绝了他。

就在校长和唐亚庆交谈的时候,我心情很不平静。如果校长认为我不对,我是否真的向唐亚庆道歉呢?唐亚庆又会和校长说出什么样的话来?校长又怎样看待我呢?不经意间我就走进了三楼教室机房,坐在电脑旁,不由自主地打开了《放牛班的春天》。一开始实在是没看懂,当看到马修老师走进那所学校,面对那么一群孩子时,我一方面在为马修老师担心,一方面也为自己庆幸。从影片的第十分钟一直到第55分钟,我的心情都沉闷,为马修,也为自己,我甚至觉得,我们做教育的,付出再多不见得有回报,反思再多不见得看到成功。

56分34秒,在这个时间,在影片中的那个考试场面中,两个可爱孩子的对话让我由衷地笑了。那个片段是:

(考试时)

贝比诺:我们是朋友吗?

勒克和:是啊!

贝比诺:那你告诉我,5+3=?

勒克和:应该是53。

贝比诺:你确定?

勒克和:确定!

贝比诺:好,谢谢

此时我才觉得,再坏的孩子说到底也坏不到哪儿去,是我们做教育的人把他们想坏了。

不知不觉中看完了整部电影,或许你让我说出其中某个人物的姓名我依然无法做到,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电影就像教育一样,一次、两次是读不出他的味道的。时间的关系,我不可能再重头看一遍,至少在当时我不会这样做,但我还是回过头把自己认为需要多加深印象的地方重看了一遍,马修老师的很多做法,让人回味。

镜头一:在刚组建合唱团的时候,他让小不点贝比诺作为他合唱团的团长助理,每次排练的时候,贝比诺都是看着其他孩子唱,但慢慢的,我发现不爱吭声的他也跟着动起来,尽管是很细微的表现。还有那个当乐谱架的孩子,也许他一开始觉得尴尬,但如果让他唱歌,他或许会更加尴尬。给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马修老师做得真棒。

镜头二:在莫翰奇用墨水泼向马修以后,马修老师在随后的排练中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这对一个很有唱歌天赋而且已经被赋予重要角色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打击。但没有这样的打击不足以让这个孩子自省。莫翰奇的情绪显得异常的低落。特别是全体合唱队员为公爵妇人心献歌的时候,他一个人呆在一边,我们能够体会到孩子很后悔,很渴望自己也有这样的机会,甚至他对马修老师还有恨意。但没有想到的是,到了莫翰奇的独唱部分时,马修老师忽然转向他,用指挥的手势告诉他独唱开始了,此时我又一次被折服了。

孩子们犯了错误,我们需要包容,但不应该是一味的包容,适当的反省是非常重要的。但反省之后我们给孩子机会去改正,去证明自己。就像我班的唐亚庆这样的一个孩子,适时的打压会促其自省,但在你把他打压到他毫无气力的时候,你的搀扶或许能让其感动。

我渴望成为马修那样的老师,但我知道电影永远是电影,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教育将更为复杂。《放牛班的春天》改变的也许仅仅是我们的想法,教育的做法还得靠我们在不断的摸索和反思中获得。

当马修老师被迫离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他教育的巨大成功,此时,我回到现实,我们的教育呢?我的教育呢?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