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制度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时间:2024-05-30 12:18:40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只有建立、健全并执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获得持续稳定地发展。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

1、企业内部控制的定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2、内部控制的目标

一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以及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在于有助于管理者实现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

二保护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是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3、监督评价的目标

如何实现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需要通过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来完成。要求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整改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检查评价,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检查评价,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通过

开展内部监督评价工作,提高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完善,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和公众认可度。

二、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评价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督缺失,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部监督无效,难以客观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监督运行不力,难以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人力资源开发不力,员工素质无法满足内部监督评价的需要;激励约束机制不合理、绩效考核制度不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监督评价过程应该达到:第一,监督评价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不留下控制死角,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均应纳入内部控制范围。第二,事权划分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作为一种制度要能真正成为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操作方便。第三,监督评价的程序规范,把对经营管理过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过控制,防患于未然。第四,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而现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究起原因,可能检查与评价工作流程设计不合理或控制不当,导致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评价不恰当;可能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评价工作存在随意性;可能年度财务决算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外披露的信息失当而受到外部监管机构的处罚。

为此,需要根据财政部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规范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工作,确保检查评价工作按规定程序和适当授权进行,实现预期目标;确保检查评价工作的方法和标准一致,减少检查评价工作的随意性;确保企业在年度财务决算中恰当披露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并促进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改进、完善和严格执行。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检查评价的主要措施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内控组织结构。

建立和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相应成立和确定检查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组。

2、优化调整管理模式,符合内控发展战略。

企业针对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实施改进,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全面预算、业绩管理等机制和流程来战略规划、细化内控制度;各业务板块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总结完善现有的管理体系和方式方法,按照业务板块编制投资计划、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规划、市场营销计划、科研开发规划、安全环保计划、节能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信息系统规划等,指导企业的经营运作,形成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优化内控评价体系,实行整体的动态监控。

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准确评价会增强企业监督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内控办公室评价企业时还可将财务、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在本年度开展的财务稽核、财务(决算)审计中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所进行的检查评价结果纳入评价范围。

整合内外部资源,借助中介机构和外部专家的力量,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进行资料收集,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监督评估和分析,形成企业自我评价、企业外部评价的一个体系,并按企业自我评价得分权重40%、企业外部评价得分(如上级主管部门或两三家有评价得分则取平均得分)权重60%计算,得出新的综合得分和评价结果,为充分履行职责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和最妥当评价。

每年整体修订完善内控制度,实现动态调整与评估,评估过程中尤其对企业内部优势和薄弱环节进行系统化分析、对核心能力进行动态分析,形成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和制衡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内控工作风险。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2

一、引言

企业在实施日常工作管理中,要想实现内部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就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经济利益,还能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确保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管理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保证各项工作的规范性。企业内部还应充分发挥监督工作,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机制,针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完善,加强与审计部门的交流合作,注重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内部评审机构,工作人员自身素养,从而有助于企业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评价与监督执行力度弱

当前许多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主要通过财务报表监督予以有效控制。然而,对于业务控制与资源控制方面,企业评价与监督执行力度较为薄弱。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经济效益上,未能重视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等相关方面的评价与监督,致使企业在未能进行全面合理的内部控制,不利于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另外,企业领导人员未能对评价与监督结果予以有效重视,致使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涉及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多。然而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时,由于缺少信息化手段,使得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受到极大阻碍。企业未能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实现共享,致使内部控制评价效率较低,企业领导人员在进行决策时财务部门无法提供较为有效的财务依据。

(三)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财务部门与审计部门是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的基本保障,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这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较低,未能定期进行相关专业培训,导致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过于死板教条,缺乏灵活性。

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与审计部门的交流合作

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就应在执行各项活动过程中予以有效监督,确保企业审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此,企业审计部门应同其他部门进行交流合作,使其他部门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与此同时,企业领导人员还应对审计部门作用予以有效重视,要求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中,发挥好自身监督作用,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应通过定期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审计能力,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以及评价标准,针对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审计工作人员应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从而做好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确保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二)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数据剧增,企业在实施内部管理时其工作内容不但数量较多,而且样式较为烦琐,无形中为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带来极大阻碍。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在实施内部管理时应在企业内部构建控制评价与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该种管理模式既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又能针对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完善,促使企业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良性发展。企业内部在建立信息化平台过程中,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明确内部控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信息化平台对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予以分析探究,加大企业内部评价与监督的有效力度。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引进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過这些数据科学合理的有效分析,全面了解掌握内部控制实施情况,从而借助反馈信息数据,增加评价与监督的科学合理性。例如,在对企业合同进行控制评价时,工作人员应对年度执行合同金额与签订合同总额之间进行对比,并对该合同进行相关评价,借助信息化平台将合同嵌入到合同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系统当中,待企业进行内部评价与监督时方便可以将各类合同提取并使用,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等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保证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的各项数据来源真实可靠。

(三)建立内部评审机构

企业内部控制在评价与监督过程中,为了保证审计部门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开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评审机构,促使内部评审机构与审计部门相互合作,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内部控制工作任务。另外,企业内部管理人应充分发挥自身管理作用,定期开展内部评审会议,要求各个部门对本阶段的工作内容予以梳理、总结,针对当前内部评审机构中存在的毫无意义的管理制度应予以废止,并根据本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完善修订制度内容,以此确保企业内部在进行评审过程中能做到有理有据。除此之外,内部评审机构人员还应不断完善自身职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评价监督制度,明确国家上级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同时还要了解掌握企业开展的各项业务工作,围绕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对本领域有关业务评审工作内容进行新建与修订,并将修好改好的内部评审制度上报给相关领导人员,待企业董事会议通过后方可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建立制度体系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国家与相关部门的有关政策予以有效实施,确保企业内部制度建设始终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领先地位。由此可见,企业建立内部评审机构后,不但可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还能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的依据与准绳。

(四)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

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过程中,既要有相关管理人员参与工作,又要让企业所有员工都积极参与到评价与监督过程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为此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时,应提高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养,在企业领导人员的带动下,积极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积极性。另外,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时,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专业性评价与监督人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除了对企业内部控制予以有效建设外,还包括收支、资产、采购、预算、合同管理、项目建设等相关经济活动。这就要求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财务采购资产合同等经济业务流程予以熟练掌握,明确了解各环节中容易存在的漏洞以及风险。作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团队的工作人员,在端正自我工作态度的同时,还要具备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执行能力等,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高质量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团队,为企业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合作,从而提高企业自身综合竞争力,使其在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当前,我国诸多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与评价监督时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企业应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工作,加强与审计部门沟通交流,建立信息化平台,从而提高企业内整体管理水平,使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实现其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立.企业内部控制监督评价工作初探[J].国际商务财会,20xx(2):40-42.

[2]丁岚.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监督与评价[J].商业会计,20xx(18):37-38.

《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